台灣水庫蓄砂情形嚴重,學者李錫堤今天建議,要興建具排砂功能或是人工加強型地下水庫,以永續水庫概念汰舊建新。經濟部水利署表示,莫拉克颱風後已清淤達2447萬立方公尺,目前各水庫清淤總進度約超前21%,未來已規劃評估水庫壩體改建、繞道排砂、滯洪排砂等方案。

 

今年水情不佳,全國許多水庫逐漸出現乾涸甚至見底情形,如何加速清淤以增加水庫蓄水量,成了各界關注的焦點。

 

中央大學應用地質所教授兼所長李錫堤今天以「未旱綢繆 興建永續水庫」為題,投書聯合論壇指出,面臨旱象,望穿春水。「其實這不是辦法,我們應該未旱綢繆,興建永續水庫。」

 

但水庫選址極為重要,李錫堤分析,不是興建在河流「主槽」上的「離槽水庫」,如日月潭及烏山頭水庫,淤積量相對輕微;或是興建在泥沙含量甚微的地方再加上管理完善,如翡翠水庫也沒有嚴重的淤積情形。顯見正確的選址加上完善的管理,再加上排砂設施的增設,就能達成永續水庫的概念。

 

此外,人工加強型地下水庫,也是一種永續水庫,李錫堤說,現有的地下水儲水層,例如濁水溪沖積扇、高屏溪沖積扇等,加強人工補注亦可成為永續的地下蓄水庫。

 

針對水庫清淤問題,水利署表示,水庫壩體改建、繞道排砂、滯洪排砂都將納入評估方案,同時規劃利用軌道、重型運輸帶、纜車運輸,或將水庫泥砂放至平衡下游河道,並積極尋找大型棄土場、淤泥最終處置,甚至填海造陸都是選擇的方案。

 

另有關水庫上游集水區加強辦理減淤措施部分,水利署已實施「水庫集水區保育綱要計畫」,興建適當防砂壩及整流工,期盼能在洪水期前,改善既有設施排淤功能、增設分洪兼排砂設施,或以高壓沖淤等方式排淤;至於洪水來臨期間,則計畫利用大自然的力量,以蓄清排渾方式操作,排除水庫泥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使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