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/13柏南克在眾議院金融服務​委員會表示:「承諾維持空前低利,延長聯準會資產負債表​規模,並實行第​3輪公債收購計劃。」最重要的是,柏南克暗示還會有QE3,我想機率超過8成,表示美國經濟不樂觀,6月失業率達9.2%。大部分媒體解讀,出口為導向的電子業將疲弱,融資連減3天,台股真這麼糟嗎?

 

全球熱錢 只多不減

 

如果QE3再印美元,美元不可能再走強,熱錢不可能一直停泊在美債,可能流入股市。市場憂歐美景氣,黃金飆升至歷史新高價,顯示投資人基於避險而將資金轉入黃金市場,國際原油價格也彈升到每桶97.77美元,但全世界現在「印」出來的熱錢比過去更多,這些資金走向如何才是重點!

 

今年來融資大減507億,7/13亞洲股市全數收紅,唯有台股獨跌3點,因為融資減28.7億,外資也在當天賣超92億元,今年外資由買轉賣是在7/11,對近期台股指數殺傷力頗大,影響周四台積電(2330)和鴻海(2317)表現。台積電原已順利填息,昨卻苦守70元大關;鴻海也大跌苦守90元關卡,TPK(3673)盤中一度跌停。

 

誠如先前所提及「三千金」不如「丫鬟股」,當TPK跌停板的同時,低價的勝華(2384)卻漲停作收,其他低價觸控股票也大漲,臺龍(6246)、凌巨(8105),連觸控感測器的和鑫(3049)都漲0.3元;這就是標準範例,代表過去股票市場,被操控在避險基金及外資手上的熱錢過度扭曲,破壞台股合理的比價效應。

 

中國內需 前景誘人

 

台股目前以傳產、金融為主流,包括汽車、食品、化纖、水泥、塑膠等,昨天台泥(1101)、亞泥(1102)股價強勢,中壽(2823)突破40元大關,外資7/13賣超1.7萬張的富邦金(2881)反而走穩,昨天壽險相關的金融股有不錯走勢,最飆的是轉投資三商美邦人壽的三商行(2905)股價創10年來新高,統一超(2912)也創新高,這些都是靠中國內需市場的想像力而有所表現。

 

因此擔心美國的同時,為何不思考周五將在香港掛牌的高鑫零售,若股價表現不差,尹衍樑旗下潤泰全(2915)、潤泰新(9945)皆已完成打底,該不該大漲?此時台股人氣雖然渙散,籌碼凌亂,但反彈永遠就住在隔壁!

 

朱成志小檔案

 

◎年齡:1960年次

 

◎現職:萬寶投顧董事長

 

◎經歷:

 

●投信投顧公會監事

 

●證券分析協會理事

 

●退休基金協會理事

 

◎市場投資及研究資歷:23年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使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